- A+
不可忽视的是, TMGM外汇开户
在整车厂“压账期”状况成为行业焦点数周后,政策落地实行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TMGM外汇专家观点:
7月9日,,明确受理中小企业反映重点整车企业在货款支付周期方面存在的四类状况。这被视为对《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监督落实动作,亦是对行业此前密集“承诺潮”的一次集中回应。
简而言之,
窗口聚焦四类状况:一是采购合同中付款周期超过60天;二是设定不合理的支付起算时间,或通过拖延出具验收证明、绑定第三方付款等手段变相延长账期;三是强制或变相要求供应商接受商业汇票、应收账款凭证等非现金路径结算;四是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的其他行为。
总的来说,
这项机制的建立,意味着中小企业与监管之间首次建立起直接反馈通道。长期以来,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存在结构性信用不对称,大型主机厂在付款周期上的“超期惯性”广受诟病。监管部门此次明确“可举报”的路径,是对产业信用规则的一次信号重申。
值得注意的是,
事实上,政策信号早已有所铺垫。今年6月1日,《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实施,明确大型企业采购应自交付日起60日内付款。紧随其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于5月30日发布《倡议书》,推动重点整车企业带头执行。
与其相反的是,
在政策推动和行业自律双重压力下,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等17家车企陆续表态“账期不超60天”。但承诺之外,仍有不少车企存在流程绕行、兑付延迟等“变通做法”,中小企业依旧面临现实处理困难。
尽管如此,
开通线上状况反映窗口,是监管进入落实环节的关键一步。与此前仅靠舆论压力和行业倡议不同,此次监管机构建立了可追踪、可核查的申诉机制,意味着执行层面将面临更强外部监督。
有分析指出,
据悉,下一阶段,工信部还将推动行业协会制定统一支付规范和合同范本,进一步标准化车企付款流程,构建更具制度化、规范化的“整车—零部件”合作生态。
请记住,
在产业竞争持续加剧、供应链稳定性被反复提及的当下,“账期”治理不仅关乎支付效率,也正在成为衡量企业治理水平和产业生态健康程度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