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2024年,Model Y以48万辆销量蝉联中国市场单一车型冠军,这个“邪恶大鼠标”更是成为国内厂商“讨伐”的目标,无论是小米YU7、问界M8纯电版还是没上市的理想i8等等,也都将其视为竞品对标。而在全球销量承压,中国市场竞品涌现的背景之下,特斯拉宣布将在2025年秋季推出六座版Model Y L(以下简称Model Y L),试图以加长轴距和更大空间迎合中国家庭需求。那么,这期本站就来聊聊,Model Y L能否延续此前的销量神话?
总的来说,
辉煌与隐忧并存的销量底色
尽管如此,
先说Model Y的“基本盘”。2024年,特斯拉在中国交付超65.7万辆车,其中Model Y贡献了48万辆,占到七成以上,稳坐纯电SUV销量头把交椅。不过即便如此,特斯拉整体销量增速却在放缓: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汽车72.08万辆,较上年同期83.1万辆减少约13.3%;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合计达26.34万辆,较上年同期27.83万辆同比下降约5.4%。这也让销量占比极高的Model Y有着更大的销量压力。
然而,
与此同时,特斯拉自2025年初便因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软件疑问、倒车影像可能无法显示等等,一次性召回汽车数量高达120.68万辆,而且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这也让Model Y在口碑方面有一定损耗。
TMGM外汇财经新闻:
2025年上半年销量排行
销量承压的背后,有着马斯克政治争议带来的品牌形象损耗,不过本站也能发现中国新能源车企猛烈追赶的身影。正如文稿开头所说,小米YU7、极氪7X、问界M8纯电版等新车型在智能化、空间和性价比上频频对标Model Y,甚至在某些维度实现超越。更别提比亚迪海鸥、吉利星愿等低价车型蚕食市场,Model Y的“销冠光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尽管如此,
“加长”是对症下药还是赶鸭子上架?
事实上,
结合上述背景,再看Model Y L的推出,显然是特斯拉对中国市场的精准回应。中国消费者对大空间、多座位的需求根深蒂固,尤其是二胎、三胎家庭的兴起,让六座、七座SUV成为香饽饽。Model Y L车身加长至4976mm,轴距拉伸至3040mm,采用2+2+2的六座布局,试图填补Model Y与Model X之间的市场空白。相比标准版Model Y,它的第三排空间更宽敞,理论上能更好满足家庭出行的需求。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然而,Model Y L的“加长”并非无懈可击。首先,溜背造型限制了第三排头部空间,实际舒适性仍有待市场检验。其次,此前预估40万元的起售价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在微博话题“特斯拉Model Y L预估售价40万”下,“40万买局促体验”的吐槽声也依旧不断。与此同时,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瓶颈也是一大隐患。2025年初焕新版Model Y上市时,供不应求导致交付周期拉长,Model Y L的生产压力可能更大。
其实,
六座市场“群雄逐鹿” Model Y L是否“廉颇老矣”?
回看当下的Model Y L入局的六座SUV市场,早已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过,随着Model Y L的入局,诸如理想汽车CEO李想、蔚来CEO李斌等等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新势力”也做出了“致敬”与回应。
有分析指出,
理想汽车此前就以“奶爸车”形象深入人心,L8和L9凭借超5米车身、宽敞空间和豪华配置,牢牢占据六座/七座SUV市场。而随着即将上市的理想i8以及下半年的理想i6推出,第三排空间和智能化体验更贴合中国家庭需求,Model Y L也将在纯电领域面临更大的压力。
不可忽视的是,
至于蔚来与乐道品牌,旗下即将上市的乐道L90此前就以公布预售价27.99万起,全域900V高压架构、大尺寸前备舱、全新一代超薄轻量化可换电电池包等等,似乎也让Model Y L显得有些“廉颇老矣”的感觉,更不用说更高定位还有主打豪华六座体验的蔚来ES8,其品牌调性和服务体系对高端消费者也颇有吸引力。
TMGM外汇快讯:
此外,兼具“流量王”、“欠车王”的小米YU7以及华为加持、以5190mm的车身和鸿蒙座舱为卖点的问界M8也对Model Y L形成直接或间接的竞争。
TMGM外汇专家观点:
强敌环伺下更需认清现实
回归实行的疑问,Model Y L能否延续Model Y的销量强势?这个答案既取决于特斯拉自身的执行力,也离不开市场环境的配合。乐观一面的来说,特斯拉的品牌效应和技术积累仍是其最大底气。作为电动车领域的“苹果”,特斯拉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Model Y L的六座布局精准切中中国家庭需求,加之特斯拉遍布全国的超充网络和FSD未来落地的潜力,依然能吸引大量忠实粉丝 TMGM外汇官网 8203;。2025年初焕新版Model Y上市仅三天就收获5万订单,证明了特斯拉的市场号召力。
不过,价格和空间的争议可能削弱Model Y L的竞争力。如果预估售价40万元,它将直面理想L9、问界M8等更具空间优势的对手,而第三排体验的未知数可能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更不可忽视的是,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智能化和性价比上的“内卷”速度远超预期。华为的鸿蒙生态、小米的生态联动、蔚来的服务体系,都在分流特斯拉的潜在访客。
简而言之,
此外,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危机尚未完全消散。马斯克的政治争议导致部分消费者流失,品牌价值在2024年缩水26%。如果Model Y L的定价策略不够灵活,或产能跟不上需求,特斯拉可能错失翻盘良机。
写在最后:
但实际上,
允许说,Model Y L是特斯拉对中国市场的一次深思熟虑的回应。它试图以加长轴距和六座布局,重新点燃中国消费者的热情。然而,在理想、问界、蔚来、小米等新势力的围剿下,Model Y L面临的不仅是产品力的比拼,还有品牌、价格和生态的全面较量。特斯拉的销冠传奇能否延续,或许要看它能否在“中国式内卷”中找到新的平衡点——既保持品牌调性,又贴合本土需求。因此,本站也更加期待今秋这款车的到来。#Model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