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不可忽视的是,
当6月车市的终场哨声落下,一份价值与销量的“双榜单”再次将行业焦点拉向“声量与销量”的博弈。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自主汽车行业分会联合自主汽车网发布的6月厂商价值传播指数与乘联会销量数据显示:长城汽车以735.72的价值指数登顶,却只排在销量第九;比亚迪以35.2万辆的单月销量稳坐销量榜首,价值指数屈居第二;特斯拉中国6月厂商价值指数第五,销量却滑至第十。这场看似“错位”的排名背后,自主与合资品牌的竞争逻辑,正在悄然改写。
据报道,
自主头部:长城“声量领跑”与比亚迪“销量为王”的平衡术
TMGM外汇财经新闻:
吉利汽车则走出了“均衡路线”。6月以683.26的价值指数排在第三,19.55万辆的销量紧随比亚迪之后,1-6月累计122.5万辆的成绩,更是仅次于比亚迪。这背后是“全品类覆盖”的策略见效:燃油车领域有星越L稳住基本盘,新能源市场有银河L7抢占15-20万元混动市场,而“雷神混动处理高速油耗”“神盾电池有保障测试”等传播资料,正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使用者可感知的价值——这种“销量不落后、声量不掉队”的状态,让吉利成为自主阵营的“稳压器”。
合资品牌:大众“双线发力”与丰田“稳扎稳打”的生存法则
TMGM外汇财经新闻:
合资品牌在6月的表现, TMGM外汇开户 更像是一场“守中求进”的战役。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这对“兄弟品牌”,在价值与销量上呈现出难得的“协同性”:一汽大众价值指数654.70排第四,销量14.29万辆排第三;上汽大众价值指数621.84排第六,销量9.56万辆排第六。
这样的成绩,或许与它们“电动化+燃油车”的双线策略有关。一汽大众的ID.系列在6月继续放量,依托MEB平台的规模效应,ID.3、ID.4 CROZZ将价格稳定在15-25万元区间,配合“油电同店”模式,不少燃油车使用者展开尝试纯电车型;而燃油车阵营中,迈腾、速腾等车型仍保持月销过万的稳定表现,让其在“转型期”有了缓冲空间。上汽大众则靠着帕萨特、朗逸等经典车型稳住燃油车基本盘,同时通过ID.7的“智能座舱场景化”传播——比如“通勤路上的会议舱”“亲子出行的娱乐空间”,让纯电车型逐步摆脱“性价比标签”。
TMGM外汇用户评价:
丰田系的表现则延续了“稳”的特质。一汽丰田与广汽丰田的价值指数分别排在第九、第十,销量则分列第七、第八,单月销量均在6.8万-7.2万辆之间,1-6月累计销量也稳定在36万-37万辆。作为合资品牌中“混动技术”的代表,它们的价值传播始终围绕“可靠性”展开——从“电池终身质保”到“百万公里无大修”的使用者案例,这种“慢节奏”的传播虽难登价值榜首,却精准击中了家庭使用者“求稳”的需求,这也让它们在自主品牌的价格攻势下,仍能守住细分市场。
但实际上,
价值与销量背离:特斯拉、奇瑞的“差异化困局”
请记住,
6月榜单中,两组“背离数据”格外刺眼:特斯拉中国价值指数648.62排第五,销量却只有6.15万辆排第十。
有分析指出,
特斯拉的“错位”不难理解。作为高端电动车的代表,其品牌自带“技术光环”——从4680电池到FSD智驾的持续曝光,让它始终占据价值传播的高地。但6月6.15万辆的销量,或许与“价格调整节奏”有关:月初的价格微调让部分使用者陷入“观望”,而Model 3改款车型的消息又分流了现有车型的订单。不过从累计销量看,1-6月26.34万辆的成绩,仍显示出高端市场对其的长期认可。
TMGM外汇消息:
行业暗变:价值传播进入“精准匹配”时代
TMGM外汇专家观点:
从6月的榜单能清晰看到:价值指数不再是“销量的附属品”,销量也未必能直接转化为声量。长城汽车证明,只要技术传播能击中使用者“痛点”——比如混动车型的“极端路况可靠性”,即便短期销量滞后,也能建立品牌认知;比亚迪则展示了另一种可能:当销量规模达到“35万辆/月”的级别,使用者口碑本身就是最好的传播,价值指数自然不会掉队。
说到底,
更关键的变化在于使用者需求的“分层”:有人为长城的“技术质感”买单,有人认比亚迪的“销量保障”,有人信丰田的“可靠口碑”,也有人愿意为特斯拉的“未来感”支付溢价。这种分层让价值传播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不再追求“所有人的关注”,而是抓住“目标使用者的眼球”。
当7月的市场竞争即将开启,这场“价值与销量”的博弈还将继续。您更愿意为“声量”买单,还是为“销量”下注?您觉得6月哪个品牌的表现最出乎预料?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