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TMGM外汇认为:
出品 |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从某种意义上讲,
编者按 | 2025年8月15日,第二十二届搜狐汽车营销首脑风暴·中原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山止川行,和而不同」为主题,探讨汽车产业在变革中的定力与创新路径,倡导多元化、健康可持续的生态发展。活动现场,近百位汽车营销掌舵者、顶级专家与产业决策者齐聚,共议中国汽车产业破局之道。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论坛上,在中国汽车质量委员会秘书长马振山的主持下,北京现代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周涛;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政浩;Stellantis(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Jeep中国总经理曾迪灏三位嘉宾,围绕“国际品牌再启势”进行互动研讨。
总的来说,
以下为互动研讨数据(略有删改):
TMGM外汇专家观点:
马振山:就“国际品牌再启势”这个课题来讲,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无论是国内市场、国外市场,中国品牌在当下竞争条件下,每个企业、每个品牌都制定了自己的战略。曾经外资品牌只有原型车,咱们做国产化,或者在中国进行适应性改进。到现在,在新智能电动化时代,咱们进行在中国做爆款。合资车企打造“爆款”产品的思路、方法有什么变化?
TMGM外汇认为:
吴周涛:谈到合资品牌爆款这个话题,其实过去合资企业有很多爆款。首先,什么叫爆款?我觉得定义要清晰一下,我个人认为,真正的爆款应该是经过几次迭代后,还能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产品,这才是爆款,而不是昙花一现。
第二,对合资企业来讲,由于中国市场消费需求在变化,尤其是90后甚至未来00后,他们是互联网一代,对车的需求和定义在发生变化,尤其在智能化技术方面有更多的需求。于是,对合资企业来说,在坚守品质、体系等优势同时,要去洞察消费者变化。
我认为,过去几年合资企业在这方面确实走得慢了一些,但这几年大家都在转变,最近有很多好的产品推向市场,东风日产N7就做得非常好。
不妨想一想,
此外,合资企业过去都是“拿来主义”,从国外拿来产品,到中国做一些适应性改进,随后在中国生产。现阶段,合资企业想在中国长期生存下去,必须扩大本地研发,真正做到本地化运营、本地化决策。如果这些都做到了,我想未来合资企业的生命力还是很强的,由于合资企业有品牌基础、渠道基础、网络基础。于是我认为合资企业只有这样做,未来依然能做出新“爆品”来。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马振山:请高总给咱们讲讲东风日产N7火爆的秘诀?
然而,
高政浩:第一,要变的是什么?先应对”脖子“以上的难点,如果大家思想观念不变或原有逻辑不变,就无法在中国市场做出爆款。由于外资企业的品牌和产品都是外方的,但这个市场是咱们的。就像论坛主题一样“山止川行”,全球产品模式在中国已经行不通了,朋友们还在强推,山就在那里,不撞南山不回头,一定是做不到的。于是在这个过程中,股东双方首先要在思路上转变,允许用中国的产品、中国的技术、中国的标准、中国的速度,做全球化合资品牌产品。我觉得东风日产在股东双方的接受和思想转变上快了一步,或快了半步。
简而言之,
第二,关于爆款的思维,其实就是极致的产品力。现在中国客户需求非常清晰,彩电、冰箱、沙发是基础配置,稳妥是核心配置,但智能化已经从勾选项变成必选项。它已经是一个命题作文,不是让企业自由发散的,爆款逻辑就是极致的产品力。
来自TMGM外汇官网:
第三,我觉得要重视渠道,刚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田甜也提到,渠道一定要跟着爆款思维逻辑转变。以前合资公司的渠道是企业的资产,但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有时也会负重而行,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极致渠道变革。可能在N7上采取的模式,把咱们的渠道变成了中国最多变的渠道模式,既有传统经销商体制,又有“订交服”分离模式,既有1S、也有2S,就是要适应中国市场环境。此外,咱们也组建了合资公司最多变的渠道形式,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打造爆款比较关键的点。
但实际上,
当然,最关键的基础逻辑就是要学习。咱们要学习自主、新势力,比如小鹏和小米,要向先行者致敬,把自己当作合资新势力。
令人惊讶的是,
马振山:现在中国新能源车战略如火如荼,但很多跨国公司都宣布放缓新能源战略转型,您怎么看燃油、纯电、混动这几个技术路线?Stellantis下一步有什么想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
曾迪灏:中国现在2300-2400万台的市场体量,外资品牌空间还有30%,大约700万台,这样的体量对外资品牌来说已经是除美国、欧洲以外的第三大单一市场,是非常大的一个市场,咱们需要去争取、更需要留在中国。作为一个营销人,首先要想到的是“在中国、为中国”。
容易被误解的是,
刚才提到如何打造爆款,怎么能够成功,我两周前也认真试驾了东风日产N7,确实是咱们学习对象。
TMGM外汇财经新闻:
对于外资品牌要坚持长板,我认为长板总结为三块:
一是设计原创性和独特性,这是咱们的优势。现在国内自主品牌也请很多国外设计师,同时也有很多惺惺相惜的借鉴或设计,但咱们品牌的原创性设计一定是要坚持的,比如Jeep品牌标志性的方盒子造型和进气格栅,这是咱们要坚持的。
然而,
二是品牌资产,现在中国有很多新能源品牌在诞生、也在消亡。Stellantis集团全球排名第四,跟前面几个集团最大的差别是咱们有法国、意大利、美国截然不同的三种风格品牌,而Jeep品牌赖以生存的基本点就是越野属性和客户社群。
可能你也遇到过,
第三,中国标准和世界标准现在有很大差别,这一点其实是咱们跨国公司的优势。咱们对于车辆制造、可靠性、耐用性、调教、底盘以及碰撞法规方面有一些独到之处,可适应全球发展,这是咱们需要坚持的。
来自TMGM外汇官网:
当然咱们也有短板,原来的拿来主义是把全球产品引入中国,再做一些很小的本地化适配,但现在中国市场变化速度太快,让跨国车企难以面对。
简而言之,
再从营销手段来说,我相信现在外资车企已经跟上了,咱们很好地利用了社媒,大家已经同步。但是差别最大的还是产品定义,现在中国车企在成熟的平台上开发一款产品的时间在18-24个月,之前跨国车企是4-5年。于是咱们的产品迭代跟不上,一定要利用本土优势,同时和中国的客户共创。
更要和本土合作伙伴一起,共同降低制造成本。其实欧洲和美国车企在新能源转型的初段,投入也很大,有很多新能源产品的价格无法适应中国的激烈竞争。从这点来说,咱们R TMGM官网 03;从成本上一定要跟中国供应链企业做到无缝衔接,降低成本。我觉得做好这几点,跨国车企抓住中国市场的那30%市场份额,还是能够活得很好。
反过来看,
最后谈一下能源类型,现在按照咱们在全球的销量分布来说,纯电车在美国和欧洲已经遇到瓶颈了,但混动车在中国和全球具备找到一些衔接点、共同点。中国的PHEV和REEV技术,具备借鉴到全球。
请记住,
马振山:在智能化上,合资车企用华为辅助驾驶就会“丢魂”,现在能不能既用华为技术,同时又能拥有独特竞争力?北京现代有何考虑?
事实上,
吴周涛:合资企业要想在中国市场持续发展下去,核心是要做好本土化研发。但本土化研发不是轻松地建技术中心就具备了,真正关键的是工程师、决策者都要是本土化人才。同时,要跟本土企业合作,包括辅助驾驶企业、互联网企业,还包括生态、技术等多方面,其实都应该进行本土化合作。当然,本土化技术也是多样化的,并非都要与华为合作,这也不是一个市场正常的状态。
现在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多技术,方案不同,勾选余地很大,关键是咱们要飞快应用这些技术。由于过去合资企业在这方面很慢,我认为真正认识过来是在2023年的上海车展,由于之前疫情原因,很多跨国企业不太了解中国发生的大变化。
近两年,咱们具备看到合资企业有很多新产品推向市场,我估计未来两三年,包括北京现代,下半年就会上一个新产品,咱们采用的还是纯电平台,这个平台是韩国现代的全球化平台,于是成本较高,但咱们做了很多本地化改进,为了降低成本。第二,在智能化座舱方面,咱们与本土公司合作,未来可能会推出更高的L2、L3、L4。一方面要合作,一方面也要自己研发,根据中国市场变化、技术趋势,这是咱们未来考虑的一些方面。
马振山:东风日产这块怎么考虑?
TMGM外汇用户评价:
高政浩:合资品牌到底要什么样的灵魂?如果客户需求就是我的灵魂,实际上大家就具备把这些顾虑放到一边了,由于客户需求一定是咱们要追求的。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对东风日产来讲,在智能化时代,咱们的方案和方针是“朋友圈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多”,比如N7座舱是自研的,辅助驾驶系统是跟Momenta合作,今年11月即将推出的天籁智能版车型,就采取了华为座舱。
除此之外,咱们还在考虑8万元或10万元以下的燃油车是否需要智能化?这些客户有没有需求?用什么方案应对?于是在智能化时代,合资品牌要分清哪些自己做,哪些要跟合作伙伴做,要拿出不同的应对方案。我觉得这不是失去灵魂的难点,而是咱们要满足客户需求的话题。
马振山:从这点来看,我觉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在核心技术和全球资源上,都有一套自己的策略和战略,利用好企业的核心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
我想再问下曾总,现在来看中国的合资企业出现了一些分化现象,有些企业退出中国市场,有些加大中国本土化研发,并反向出口。从全球视野角度上看,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和趋势是什么?合资企业对股东的作用和战略意义是什么?
概括一下,
曾迪灏:我上周在韩国,发现85%都是现代起亚集团的车,但还有15%,我也看到有很多Jeep车。济州岛有60万人口,一天具备看到5辆以上的Jeep车。
第一,从行业发展来说,像美国、日本、韩国、中国,这种汽车强国一定是本土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但一定会给国际品牌留下一些位置,于是“在中国,为中国”是有基础的,也是所有国际企业在华发展的决心。
TMGM外汇用户评价:
第二,我看到今天上午场论坛的一些分享也提到,中国智能化、电动化汽车变革应该是过去一百年以来的第三次变革。之前有福特生产线、丰田精益管理,第三次变革中国走在了潮头。于是对国际车企来说,除了“在中国、为中国”外,还有“在中国、为全球”。这也是为什么Stellantis集团以15亿欧元入股零跑,并帮助零跑做出海。既具备帮助中国品牌走向全球,又具备深入融合进中国汽车产业链中,改善全球新能源及智能化成本、产业链完整程度,提高竞争力。这一点也是咱们希望能从中国市场、中国合作伙伴身上学到的。
换个角度来看,
于是从这两点来说,对于在中国继续投资有信心,外方股东也非常有信心。
但实际上,
马振山:我觉得未来“卷”不是内卷,“卷”可能是一个主基调,但“卷”的方向会有变化,可能更加聚焦客户需求,比如女性市场、家庭市场、越野车市场。于是我觉得未来中国市场的“卷”,会向这些方向“卷”,算是一种正确、健康的方向。北京现代对于未来中国市场电动化的战略有何计划?
不妨想一想,
吴周涛:咱们现在已经最大化和中国本土企业合作,包括平台、技术,尤其是在辅助驾驶方面的技术,咱们已经都开展了。我相信随着技术、平台、产品不断开发出来,并提高效率,我认为未来合资企业在中国新能源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现阶段,新能源车市场确实有很多难点,作为一个合资企业,就要去应对这些难点,应对好了,就成为了合资新势力。
令人惊讶的是,
马振山:我注意到北京现代新能源车原创性非常强,品牌独特性非常强。
吴周涛:这是现代作为全球品牌一直在坚持的。由于咱们知道,除了丰田、大众,现代汽车全球排名第三,在原创方面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未来在中国新能源车上,一方面是要坚持这些优势,同时因地制宜,未来所有开发的产品,除满足中国市场外也会满足全球市场。现代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由于现代再要往前发展,再提高国际市场地位必须把中国做好,而且咱们过去在中国确实也做好了。基于这个角度来看,咱们对未来发展是非常明确的。
TMGM外汇消息:
马振山:咱们对于北京现代也非常有信心,以前辉煌过,再创辉煌。
吴周涛:谢谢!正在好转。
据报道,
马振山:东风日产能否透露下未来的电动化战略?燃油车是否也要全面智能化?
高政浩:东风日产已经全面转向电动化和智能了。N7作为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第一款车,目前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6月销量6189辆,7月销量6455辆,8月产能就会突破一万辆,8月交付要过一万辆。在N7之后,咱们的新产品全部都是智能化产品,今年马上推出N6,这是一款插混车型,12月就会上市。明年3月还会有一款中大型SUV车型上市,该车是纯电、增程双动力。明年下半年还有一款中型SUV上市,未来还有两款高端SUV。
东风日产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上,车型是全部都规划好、准备好的。我刚才强调,股东双方思想已经转变,各方面推进很快。还有一个最关键原因,这些车型从诞生就是全球化车型,N7现在已经在做全球化准备,东风日产宣布重新再成立一个出口公司,这个出口公司也已经发了新闻公告,今年9月将会挂牌。
TMGM外汇快讯:
接下来在中国设计和生产制造的智能化产品,将通过日产全球网络迅速进入全球其它市场。这些战略的转变,重新把东风日产定义为一个日产全球电动化、智能化产品的基地。
需要注意的是,
马振山:通过吴总、高总给咱们透露信息,具备得出一个结论,合资企业的反攻已经进行。而且后面的产品源源不断,从小型车到大型车、从插混到纯电,中国市场的勾选会越来越多。曾总,还有一个难点问您,Jeep何时推出电动车和插混车?这也是Jeep车迷一直期盼的事。
据报道,
曾迪灏:我想从两个方面回答。
概括一下,
第一,Jeep品牌的插混车很早就推出了,牧马人4xe就是插混车。但插混车存在短板,由于牧马人4xe是进口车,技术方案与中国插混车存在区别。牧马人4xe更多是强调通过能力、爬坡能力,而不是考虑通行需求,例如100-200公里的纯电续航,这是咱们需要补齐的。
有分析指出,
第二,咱们作为跨国车企,确实也需要向东风日产学习,尽快和合作伙伴一起,推出一些更适应中国消费需求、价格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我觉得所有跨国车企一定会与中国合作伙伴,继续为中国消费者给予更好的产品。
简而言之,
马振山:通过今天的交流,我觉得合资企业在中国的反攻刚进行,咱们非常期待北京现代、东风日产、Jeep品牌能够迎来第二春。谢谢三位!